Santorini
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
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
2012 感恩節晚餐
雖然家裡只有兩個人一條狗,該過的節日還是要好好過。前兩年的感恩節我都在台灣,爸拔和 Alpha 就胡亂著過節。今年想說要應景一下,上個星期已先到 Honey Baked Ham 買了一隻 Cajun 口味的全熟火雞。四天前從冷凍庫放到冷藏退冰,今天就只要溫熱就行。溫熱火雞的說明在包火雞的塑膠套上,火雞取出後就把塑膠套扔了,只好照著印象中的步驟,在烤盤上放入兩罐雞湯,然後用鋁箔紙把火雞包好,放在華氏 350 度的烤箱中考 1.5 - 2 個小時。烤的過程有用廚房用溫度計測火雞的溫度,一直不到 165 度,結果烤了兩個半小時才出爐。
這次買的 Cajun 口味的火雞是網路上很多人說好吃的,果然很入味,連雞胸底層的肉都還蠻鹹的,搭配蔓越莓醬剛剛好!
昨晚做的核桃香橙蔓越莓醬(我糖減量一半)放在玻璃杯裡好美。酸酸甜甜的滋味,還可吃到新鮮柳橙和核桃,真的很不錯。原本擔心爸拔不習慣酸酸甜甜的口味,還另外準備了蒜茸醬油,結果可能是火雞本身夠鹹,爸拔根本沒有用醬油,反而是對蔓越莓醬愛不釋口。晚餐後還吩咐我吃剩的蔓越莓醬不要丟,他明天還要吃。
自從暑假去了一趟德國我們就迷上了 Riesling,這是前幾天在超市看到的德國 Riesling,並不是什麼名貴的品牌,但是搭配雞肉和海鮮很順口。
我超喜歡吃 cornbread。第一次吃 cornbread 是在加州的 Boston Market,喜歡熱熱的 cornbread 沾奶油和蜂蜜吃。也一直以為 cornbread 就應該是那樣甜甜的。搬到北卡以後才知道原來南方人的 cornbread 是鹹的,而且他們對於甜的 cornbread 還嗤之以鼻呢!覺得那不是道地的 cornbread。反正我就是喜歡甜的 cornbread 啦!Cornbread 也是感恩節的傳統食物之一,所以也上桌來應景囉!這是照著 allrecipes.com(我糖減量一半)上的食譜做的。
愛的馬鈴薯沙拉!這次記得沒有放過多的美乃滋。
總是要有點綠色青菜才均衡。花椰菜炒蝦和魷魚,上面紅紅的辣椒是自己種的!
看到食物上桌,火雞出爐,Alpha 鼻子左右動呀動的,等不及了!坐乖乖的意思就是 - "Feed me, please....."。
Alpha 的感恩節大餐 - 半個 cornbread(沒有加葡萄乾),幾片火雞雞胸肉(先過水),還有一點蔓越莓醬(過節嘛!)。
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
核桃香橙蔓越莓醬 Orange-Cranberry Sauce with Walnuts
突然想到明天的火雞不是需要搭配蔓越莓醬嗎?想到的時候已經是中午用餐完畢回家的路上了,懶得再繞路去 Honey Baked Ham 買,就想辦法自己做囉!
這是在網路上找到的食譜 Orange-Cranberry Sauce with Walnuts(我糖減量一半)。因為不知道我們是否喜歡這種酸酸甜甜的口味,所以我只做了食譜一半的份量。
做法很簡單,把新鮮蔓越莓、糖、柳橙汁和一些些柳橙皮屑(我用有機柳橙)放在鍋子裡用中火煮到滾,其間稍微攪拌以免黏鍋。
可能我煮的量不多,一下子就滾了,稍微攪拌,再繼續煮,一會兒就可以看到蔓越莓都爆開了,整鍋也有了黏稠的感覺。這時就可以把鍋子從火爐移開,攪拌入之前準備好的柳橙丁和烤過的核桃粒。
等涼了之後放入冰箱,要吃之前約兩個小時把它從冰箱取出,室溫時食用最為恰當。這...這未免太簡單了吧!
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
感恩節火雞
前幾年的感恩節我都在台灣,今年想說既然在美國,雖然只有兩個人(再加一條狗)還是要過節呀,決定買一隻火雞來熱鬧熱鬧!不是買生火雞,因為烤火雞好像頗具難度,我連全雞都沒烤過,目前尚無勇氣挑戰,因此決定買烤好的。Honey Baked Ham 的傳統烤火雞幾年前吃過,沒有太深的印象,網路上對他們的 Cajun Turkey 的評價倒不錯,決定買來試試!
記得幾年前那次買 Honey Baked Ham 的火雞是在加州,先打電話去訂,再跟他們說妳什麼時候去拿,感覺好像很搶手,晚訂還會買不到。今年提前去店裡問,原本想要先預定,Thanksgiving 前幾天再去取,結果說不能預定,first come first serve。趕緊在上個星期三就先下手,拿回我中意的 Cajun 口味全火雞。
包裝上的說明說 2-4 天前就要先放在冰箱冷藏退冰。今晚把它放到冷藏室,希望星期四可以順利吃到美味的 cajun turkey!!
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
Fiesta - 絕佳客服與產品保固
去年底趁著耶誕節後的特價,從百貨公司郵購了幾個 Fiesta 耶誕節花色的碗盤。除了看上這系列餐具上的耶誕樹色澤鮮艷細緻之外,主要也是因為 Fiesta 這家美國老牌瓷器公司標榜所有產品美國製造並且完全不含鉛。
因為是耶誕節花色,這幾個碗盤買來後並不常用。前幾天因為尺寸剛好,拿了碗來微波熱前一天煮的紅燒牛肉。熱了兩分半後,發現碗居然裂了一條線。這個碗原價約 $30,打折時買的價錢並不算貴。本想說算了,收據早已丟了,怎去向百貨公司討公道?
後來想說那去向製造商問問看。就到他們公司網站留言,說我去年買的碗,用了微波居然裂了。因為他們當初產品標明是微波爐適用的,我想知道這個碗是否仍享有保固。
隔天收到他們客服人員的回信,告訴我產品是有保固的。沒有問收據或任何問題,只問了我的地址。今天快遞寄來了一個新的碗。=)
這真是我遇到過最負責、最信任客戶、最有效率的公司了。Fiesta 讚!!!
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
麵包機
在揉麵棒的周圍可以看到明顯的刮痕
鐵弗龍材質只要有刮痕就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,我越想越覺得不安,決定把機器退回。可是接下來...是否應該再給這台機器一個機會,再買它一次呢?好難決定喔!
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
終於買了麵包機 Zojirushi BB-PAC20
自製手工貝果
做 bagel 很費工,除了高筋麵糰要揉到能撐起薄膜的狀態之外,還要塑型,還要用滾水燙過。還好家裡只有兩個人,吃得慢,一次做 12 個可以吃上一個星期。揉了一兩次麵糰手酸唉唉叫,之後就都由先生負責揉麵的部份。之後,懶蟲上身,覺得和麵糰也很煩人,想說應該有什麼機器可以幫我們做和麵糰和揉麵糰的工作吧。起先是看上了 stand mixer,因為網路上常常有人說她們用 stand mixer 做麵包、bagel 之類的。興沖沖訂了一台 KA 325瓦的 stand mixer,重二十幾磅,放在廚房 counter 上實在份量十足。但是...真是中看不中用呀!用它和蛋糕麵糊可能很好用,可是要它揉六杯的高筋麵粉,它可就氣喘如牛了。後來又上網特別搜尋可以 handle bagel 麵糰的機器,很多人推薦麵包機。是啊,麵包機是專門做麵包的,而麵包大都是使用高筋麵粉,那它一定可以幫我揉 bagel 麵糰了。
於是開始了挑選麵包機的過程,中外網站找了又找,比了又比,最後決定了象印的 PAC-20,因為有兩根揉麵棒,這一定可以幫我揉 bagel 麵糰了!
收到機器很興奮,打開機器發現烤槽有一點輕微的刮痕。雖然不嚴重,但這可是市面上最貴的機器之一,實在不甘心產品有任何些微的瑕疵。於是打電話到象印公司請他們寄一個新烤槽。客服要我 email 刮痕的相片給他們,之後他們就決定寄一個 replacement 給我,要我在收到新烤槽之後將舊的寄回去給他們。
等了一個星期才收到我的新烤槽,機器終於可以開張囉!當晚馬上照著機器附的食譜做了 1.5 磅的全麥核桃麵包。先將除了核桃之外的所有材料放入機器,機器自己 rest 一陣子之後,開始揉麵,揉過一陣子之後,響起加料的 BB 聲,表示可以加核桃了。核桃放下去,才想到這核桃會不會刮傷烤槽呀?可是想說這是照著象印附贈的食譜呀,應該對機器無傷吧!後來發現烤槽果真有一些細微的刮痕,也不知是揉麵就會造成這些刮痕還是核桃造成的。
機器上有一塊透明的視窗可以讓你看機器裡面的情形。因為有人反應這台機器做的麵包會有歪斜的情形,所以在機器做最後一次醒麵時我看了一下麵糰的情形,果真麵糰的位置偏左。趕緊掀開蓋子,把麵糰喬到中間一點。
麵包還在烤時 Alpha 似乎就已聞到香味,一直守在廚房,隨時注意我的動靜。
終於聽到完成的 BB 聲,土司的形狀有些歪斜,可是外皮酥脆,裡面軟Q。雖然外型有些缺陷,但是口感可是沒話說。下次按照有人的建議,放揉麵棒時記得兩根的方向要一致,或許可以改善這個問題。
第二天還是一樣軟Q,不像外面買的全麥麵包吃起來乾硬粗糙,而且還可以確定這真的是全麥喔!
好吃的全麥麵包隔天就被我們吃光了。接著我又試做象印食譜裡的葡萄乾白土司,這次是選用 2 磅的食譜(上次的全麥麵包是 1.5 磅),希望能改善麵包歪斜的情形,當然在放置揉麵棒的同時也記得兩個棒棒要向著相同的方向。這次的麵包形狀果然很漂亮。
葡萄乾放進去之後有點被機器絞碎,使得白土司變得不是那麼白,而且葡萄乾的分布也不太均勻。麵包的質地看起來頗細緻,但是並不如我想像的鬆軟。我和先生都比較喜歡第一次做的全麥核桃土司。
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
野薑花
這幾年最懷念的花就是野薑花了。以前住基隆老家時,偶爾經過市場,看到老阿伯或老阿婆在路邊賣野薑花,必會買一把回家。不只喜歡它潔白如舞蝶般的花朵也愛那陣陣飄曳的花香。而那花香久久竟也成了一種鄉愁...。
今年春天,在 ebay 上看到有南卡的賣家在賣野薑花的塊莖,想說無論如何也要試著種種看。三月初種下三個塊莖,原本擔心後院黏稠的紅磚土不適合野薑花的生長,一直到四月底終於看到陸續冒出的小芽,一顆心才放下。
北卡夏天氣溫很高,幾乎都在攝氏 35 度以上,也不知是不是氣溫太高,水分不夠,一直不見開花。原本已經不抱希望,沒想到在九月中,居然讓我看到展翅的白蝶了!我朝思暮想的野薑花終於在北卡綻放!!
北卡四季分明,一入秋氣溫便下降很快。也不知是否是氣溫的關係,花穗上的花朵循序慢慢綻放,可以持續一個多月。不像在台灣,一個花穗上的花朵幾乎在一兩天內就開盡了。花慢慢地開,讓我得以每天摘一兩朵放在室內,享受那清雅的花香!
野薑花屬薑科,也像薑一樣,它的塊莖會拓展。我原本只種三個塊莖,現在已經長成好幾株了。
新的花穗陸續形成,可是再過幾天晚間氣溫就會降至攝氏零度了,只希望花苞能耐得住這樣的低溫,繼續帶給我滿室馨香!
今年春天,在 ebay 上看到有南卡的賣家在賣野薑花的塊莖,想說無論如何也要試著種種看。三月初種下三個塊莖,原本擔心後院黏稠的紅磚土不適合野薑花的生長,一直到四月底終於看到陸續冒出的小芽,一顆心才放下。
北卡四季分明,一入秋氣溫便下降很快。也不知是否是氣溫的關係,花穗上的花朵循序慢慢綻放,可以持續一個多月。不像在台灣,一個花穗上的花朵幾乎在一兩天內就開盡了。花慢慢地開,讓我得以每天摘一兩朵放在室內,享受那清雅的花香!
野薑花屬薑科,也像薑一樣,它的塊莖會拓展。我原本只種三個塊莖,現在已經長成好幾株了。
新的花穗陸續形成,可是再過幾天晚間氣溫就會降至攝氏零度了,只希望花苞能耐得住這樣的低溫,繼續帶給我滿室馨香!
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
德國黑森林蒂蒂湖 Titisee 7.9.2012
已經要開始計畫六月份的希臘行了,才驚覺德法之旅的遊記還沒寫完。當初想要在部落格寫下遊記,主要是希望為自己和先生留下出遊的記憶(兩人似乎逐漸「失憶」中),另外就是想讓要去同樣目的地的人做參考(自己計畫行程時往往會參考別人的遊記,因此希望自己也能有所回饋)。沒想到遊玩的時間總是匆匆而過,寫遊記的速度卻像是老牛拖車。無論如何,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把出遊的精彩片斷紀錄下來。Anyway, 回到遊記:
今天的目的地是蒂蒂湖。交通路線是:Colmar - 巴士 - Breisach - 火車 - Freiburg - 火車 -
Titisee。
用完早餐就到旅館房的火車站前(面對車站的左方)等待前往 Breisach 的巴士(1076),五十幾分鐘的車程,車子緩緩行駛在德法邊界的村莊之中,可以看到有別於觀光區的一般村民住屋,還看到一個大概是我所見過地點最為偏僻的麥當勞。大約五十幾分鐘之後,到達德境的 Breisach 火車站,在這裡轉車到 Freiburg。如果沒記錯,在 Colmar 上車時告訴司機你要到 Freiburg,就可直接買兩段票。在 Breisach 車站的轉車時間大約只有七分鐘,最好不需再多花時間買票。
Titisee。
用完早餐就到旅館房的火車站前(面對車站的左方)等待前往 Breisach 的巴士(1076),五十幾分鐘的車程,車子緩緩行駛在德法邊界的村莊之中,可以看到有別於觀光區的一般村民住屋,還看到一個大概是我所見過地點最為偏僻的麥當勞。大約五十幾分鐘之後,到達德境的 Breisach 火車站,在這裡轉車到 Freiburg。如果沒記錯,在 Colmar 上車時告訴司機你要到 Freiburg,就可直接買兩段票。在 Breisach 車站的轉車時間大約只有七分鐘,最好不需再多花時間買票。
精緻小巧的 Breisach 車站
從 Breisach 到 Freiburg 不到三十分鐘。Freiburg 是個大城,車站裡面有一些麵包店、咖啡店和賣紀念品的小商店。早起的我們決定在這個車站休息一下再上路。先在 Starbucks 喝個咖啡上網,然後到車站對街街底的德意志銀行領些現金,路上順便逛了一下超市買了一些可愛的 donut peach(甜甜圈桃子)。
往蒂蒂湖的火車乘客很多,大多是從七八歲到二十歲左右的學生,大家嘰嘰聒聒,好不熱鬧,應該是要到黑森林度假。從 Freiburg 到 Titisee 車程約四十分鐘。
這次旅行主要搭乘火車,所以旅館都訂在車站附近,為了遷就地理位置,有時沒有太多選擇。這間旅館地點很方便,離車站步行約三分鐘。走過一條約三百公尺的商店街就可看到
蒂蒂湖。但是旅館房間有些簡陋,而且沒有電梯。如果行李有點份量的話,得花點力氣和時間。再則我們的房間在三樓,雖然訂房網站上寫著有無線網路,但是我們在房間裡幾乎收不到網路訊息。最令我們傻眼的是,浴室居然只有洗手乳,沒有洗髮精和洗澡用的香皂。每晚100歐,雖然是平價旅館,但是一小瓶洗髮精和沐浴乳能節省多少成本?卻造成旅人很大的不便。還好,我們留有之前旅館的一小包洗髮間和小塊香皂。後來發現旅館一旁地下樓,旅館自營的雜貨店居然把洗髮精擺在櫥窗顯眼的位置,顯然他們知道旅人有這藥的需求。如果要買,我也不要在他們的雜貨店買!這間旅館也非全無好處啦,雖然房間簡單,但是很乾淨,附的早餐也還不錯。
在旅館附近的餐廳吃午餐。蘑菇黑森林麵條(黑森林麵條是肥肥的雞蛋麵)
我的無酒精啤酒,麥香十足,很讚!
蒂蒂湖有遊船可以遊湖,也有電動船或划船可供租用。但是喜歡走路認識新環境的我們決定尋著湖邊的小徑繞湖走走。
一邊是清澈的湖水、一邊是筆直的杉木林,我們正在黑森林裡散步呢!
盡情享受芬多精
蒂蒂湖的面積約1.3平方公里,我們走了半圈將近一個半小時,來回約三個小時。今天的運動量夠啦!
蒂蒂湖旁商店街的水果攤,櫻桃是黑森林的特產,又大又甜,一定不可錯過。
這燻火腿也是黑森林特產喔,看每一塊都好漂亮,可惜無法久放,也沒辦法帶回美國,只買了一塊解饞。我們把它切小塊配酒,真好吃,至今仍讓我們念念不忘。沒吃完放在保鮮盒帶著走,結果三天就發霉了,可見沒有防腐劑。
ㄟ,這桌布怎麼跟我在台北成功市場買的一樣呀?!
回旅館途中,在商店街買了黑森林有名的燻火腿、櫻桃,還買了一瓶藍莓酒。先生喜歡藍莓,看到藍莓酒眼睛一亮,儘管店裡的小姐說蠻甜的,他還不信邪(當老外說甜時,肯定粉甜)。我們平時晚餐吃得簡單,今晚也不例外,這就是今天的晚餐。火腿超好吃,不死鹹;櫻桃超好吃,大又甜(記得還蠻便宜的);在 Freiburg 買的 donut peach 也好吃,甜又脆;那個藍莓酒,果然甜到頭皮發麻!
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
法國 Colmar 7.8.2012
在 Colmar 住的旅館不供早餐,原本以為在旅館附近可以很容易找到吃早餐的地方,結果居然沒有,可能因為是週日的關係。從旅館走到舊城,也就是大家印象中的 Colmar(有著許多像宮崎駿【霍爾的移動城堡】裡那些可愛房子的小鎮)大約需十五分鐘。到了舊城周圍就可看到觀光的人潮,跟著走就沒錯。首先看到的是多明尼加教堂(Dominican Church),由於沒吃早餐,看到旁邊廣場餐廳已開始營業,我們就趕緊入座。原本以為像美國一樣先在入口等人帶位,後來才發現在德法,很多露天座位的餐廳並沒有人帶位,自己找位子坐下,服務生過一會兒(有時是好一會兒)就會過來招呼。
五百多年歷史的多明尼哥教堂(Dominican Church)以彩繪玻璃聞名
還沒吃早餐呢,先來兩杯咖啡提神!
當然菜單還是看不懂啦,就撿看得懂的字猜囉!點菜時只大約知道一盤有鮭魚,另一盤是薄餅。登登....
原來是鮭魚 quiche(蛋奶火腿蛋糕),還有類似昨晚吃的沙拉。不知是不是不靠海的關係,鮭魚有點腥味。紅紅的那可不是紅醩肉喔,那是甜菜根。
我的 Tarte Flambee (火焰薄餅)。這是我們公認這趟歐洲之行最好吃的東西之一。皮非常的酥脆,太好吃了!
我點了水,爸拔點了小杯的紅酒(不習慣一早就喝酒啦!)
吃飽喝足了,就循著旅館裡拿的觀光地圖一一找尋熱門景點。
人頭屋(House of Heads) 乍聽這個名字有點驚嚇,原來是一棟有著四百多年歷史,窗台與屋簷上裝飾有人頭與面具的建築。尖尖的屋頂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代表。現在裡面經營餐廳。
小鎮裡的冰淇淋店。可能知道很多觀光客語言不通,所以把每一種口味的內容物都放在冰淇淋上給你看。每一種看起來都好美味,可惜剛吃飽,心有餘而力不足,只有拍照留念。
聖馬丁教堂(St. Martin Church)建於 1235 - 1356 年間,是法國阿爾薩斯地區歌德式建築的代表,整座教堂都是由粉紅色砂岩所建成。
Colmar 較古老的建築常見這樣菱格狀的彩色屋瓦,非常美麗。這是聖馬丁教堂屋頂一角,上面有一個很大的鸛鳥(stork)巢。Stork 是春天的通報者也是蛇的敵人,這種鳥又有關愛幼鳥的天性,在天主教裡它象徵向聖母瑪利亞帶來懷胎喜訊的天使。在德法看到許多古老的教堂,屋頂上都有巨大的鸛鳥巢。
Colmar 可算是一個觀光小鎮,這條街兩旁都是做觀光客生意的店家,樓上應該是住家吧。對於如我一般的過客,這些色彩豐富的老舊建築充滿著異國情調;但是對於世居當地的居民而言卻是每日的生活!想像住在粉紫色那棟樓三樓靠左的第二個窗子裡,可能有著一方小小的客廳,還有一套僅容一人進出的衛浴。小巧的廚房正對著對街樓房的後陽台,午後偶爾會有斜斜的陽光灑入....。
因為旅館不提供早餐,而明天一早就要搭乘巴士到蒂蒂湖,想先在麵包店買明天的早餐。發現幾家 bakery 都有賣一種造型特殊,上面綴有杏仁和乾果的蛋糕,想說那應該是這個地區的特產。很高興,這個糕糕(當時不知它的名稱)不負我們的期望,非常好吃。有著濃郁的奶油香氣,不甜膩,口感對我來說像麵包多過於蛋糕。回來之後仍然對它念念不忘,上網查,才知道原來它叫 Kugelhopf,是法國阿爾薩斯地區的特殊糕點。
當初忘了拍照,在網路上找了一張類似我們買的 Kugelhopf 的照片(http://leitesculinaria.com/2997/recipes-kugelhopf.html)。它的造型象徵皇冠。改天依照食譜來做做看。
五百多年歷史的多明尼哥教堂(Dominican Church)以彩繪玻璃聞名
還沒吃早餐呢,先來兩杯咖啡提神!
當然菜單還是看不懂啦,就撿看得懂的字猜囉!點菜時只大約知道一盤有鮭魚,另一盤是薄餅。登登....
原來是鮭魚 quiche(蛋奶火腿蛋糕),還有類似昨晚吃的沙拉。不知是不是不靠海的關係,鮭魚有點腥味。紅紅的那可不是紅醩肉喔,那是甜菜根。
我的 Tarte Flambee (火焰薄餅)。這是我們公認這趟歐洲之行最好吃的東西之一。皮非常的酥脆,太好吃了!
我點了水,爸拔點了小杯的紅酒(不習慣一早就喝酒啦!)
吃飽喝足了,就循著旅館裡拿的觀光地圖一一找尋熱門景點。
人頭屋(House of Heads) 乍聽這個名字有點驚嚇,原來是一棟有著四百多年歷史,窗台與屋簷上裝飾有人頭與面具的建築。尖尖的屋頂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代表。現在裡面經營餐廳。
菩提樹下美術館(Unterlinden Museum),這個美術館是以收藏聖壇畫聞名。我們沒有進去參觀。
小鎮裡的冰淇淋店。可能知道很多觀光客語言不通,所以把每一種口味的內容物都放在冰淇淋上給你看。每一種看起來都好美味,可惜剛吃飽,心有餘而力不足,只有拍照留念。
聖馬丁教堂(St. Martin Church)建於 1235 - 1356 年間,是法國阿爾薩斯地區歌德式建築的代表,整座教堂都是由粉紅色砂岩所建成。
Colmar 較古老的建築常見這樣菱格狀的彩色屋瓦,非常美麗。這是聖馬丁教堂屋頂一角,上面有一個很大的鸛鳥(stork)巢。Stork 是春天的通報者也是蛇的敵人,這種鳥又有關愛幼鳥的天性,在天主教裡它象徵向聖母瑪利亞帶來懷胎喜訊的天使。在德法看到許多古老的教堂,屋頂上都有巨大的鸛鳥巢。
色彩繽紛的花朵真是上帝的傑作。如果沒有這些鮮花綠葉相襯,Colmar 恐怕要失色不少。
小威尼斯(Little Venice)。一樣是建築之間的狹長水道,但是感覺與威尼斯有著不同的風情(雖然我沒去過威尼斯)。在台灣,類似這樣兩旁都是住家的溝渠,可能顏色灰暗並且發出臭味。這讓我想起基隆的田寮河,小時候田寮河兩旁多是木造矮房,有的是住家,有的做著小生意。爸媽有時會帶我們到橋頭的小麵店吃麵,爸爸總是點海鮮烏龍,麵湯上漂浮的魚板竟成定格,存放在記憶之中無法抹滅。那時的台灣人想的大多只是生存,如何過日子、如何做營生,屋後那條大溝渠理所當然成為排放廢水的最佳管道。直至今日,田寮河依舊髒臭。沒有嬌豔的鮮花與它為伴,有的只是粗糙充斥銅臭的所謂「裝置藝術」。Colmar 運河的水清澈見底,還可看到許多小魚優游其中。兩旁住家在水岸栽植許多鮮艷的花草,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條「水道」不是「水溝」。一樣是運河,卻有著不同的命運....。
因為旅館不提供早餐,而明天一早就要搭乘巴士到蒂蒂湖,想先在麵包店買明天的早餐。發現幾家 bakery 都有賣一種造型特殊,上面綴有杏仁和乾果的蛋糕,想說那應該是這個地區的特產。很高興,這個糕糕(當時不知它的名稱)不負我們的期望,非常好吃。有著濃郁的奶油香氣,不甜膩,口感對我來說像麵包多過於蛋糕。回來之後仍然對它念念不忘,上網查,才知道原來它叫 Kugelhopf,是法國阿爾薩斯地區的特殊糕點。
當初忘了拍照,在網路上找了一張類似我們買的 Kugelhopf 的照片(http://leitesculinaria.com/2997/recipes-kugelhopf.html)。它的造型象徵皇冠。改天依照食譜來做做看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